为什么市场对一个好的决策并不买账
来源 : 傅子刚咨询
2018年11月20日
据报道11月9日中国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向私营公司提供更多贷款,此举导致当日恒生指数下跌近2.5%。
监管部门这一决策的原因很明确。私营公司占据经济总量的60%,却只能从银行取得25%份额的商业贷款。决策旨在于未来三年内纠正这种不匹配,达到新放银行贷款中至少有一半是提供给急需资金的私营企业。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是即使能从传统银行以外的渠道取得资金,仍需支付高额贷款利息。根据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如此高成本的资本环境将导致中小企业濒临破产, 使整个私营经济份额贬值。由此可见,监管部门的决策是好的,但为什么市场却对此产生负面反应?
情况看似矛盾其实也有道理。市场并不是不赞成上述决策,而是对银行处理信贷风险的能力缺乏信心。
中小企业的财务不透明一向备受诟病。前国家总理朱镕基在国家会计学院成立时就曾告诫学生“不做假账”。仿佛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回响,朱总理寄予厚望的学生们如今已走上职业会计师的岗位去实现总理当年的期望。
银行业可以依靠职业会计师因为他们致力于达到财务透明-这正是解决信贷风险的办法。简而言之,银行只需要求做好账目,那些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就必须遵从。银行有能力将目前矛盾的形势扭转为共赢的局面:私营经济份额因更好的参与者而发展壮大,银行业获得优质的收益,他们的客户得到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私营经济吸引更乐观的投资方而增值,税收收入亦因更多可靠的纳税人而增长。潜在受益不可胜数!
政府对增加私营信贷的决策便可以启动一个不可逆转的良性循环。
有的评论者一听到监管部门准备采取更为通融的决策,便怂恿银行将资金投放给大型私营企业主即可完成50%的目标。而无视这些大型企业主实际已是低成本资金的受益者。我们所担心的就是形成这种局面。
监管部门应有谋划地应对这种“躲避风险”的部署,更好的做法就是要求参与者,无论是银行还是私营企业,做正确的选择、做好的账目。
|